新一季的國會中,在副工程部長楊昆賢在回答環節中,揭露新國家皇宮的建費,由預訂的4億,飆漲一倍到8億令吉,引起詬病。隨後,在另一次的回答中,再遭在野黨揭露,內閣在沒有知會國會的情況下,決定耗資8億令吉興建國會大廈。
在首相署部長依德里斯於上月尾,就國債情況發表國家破產論之後,政府決定花費巨資在上述兩項大型工程的情況被揭露,立刻引起人民關注。
除了鑑於王權威望使大皇宮建築費高漲課題不了了之(人民終究會自行判斷),國會搬遷課題因反對聲浪,迫使內閣決定放棄興建新國會大廈,可說在野黨真正發揮了監督施政的作用。
柔佛長期以來是國陣堡壘,州政府都是國陣組成。筆者不敢說長期以來柔佛州政府在拓展柔州上毫無建樹,但州政府向來喜歡砸大錢進行建設的作風,近年來就顯而易見。其中,依斯干達新行政中建造費愈4億5000萬令吉,資階段的中央政府部們大廈,工程也愈5億令吉,合計約10億令吉。
依斯干達城是柔南經濟特區的一部份,發展資金雖由中央政府承擔,惟建造費之巨令人咋舌,但上一屆的柔佛州議會中,卻少有議員曾質疑政府花大錢拼建設的政策。
位於新山市區,俗稱州政府大廈的蘇丹依佈拉欣大廈,因發展格局而不敷使用是事實,行政中心搬遷至努沙再也無可厚非。但州政府是否有必要花巨資建成獨立的州議會大廈,及大臣、州秘書及行政議員辦公室,實在值得商榷。
新州議會大廈美侖美奂,可一年卻只派上用場兩三次。諾大殿堂可容赏幾百人,可每逢州議會,占用會議厅的州議員人數,全數出席也只填滿三份之一的空間。
而大臣署平日雖有行政人員及州領袖在其中坐鎮,惟總是令人質疑行政人員與諾大空間,是否成正比。
依斯干達行政中心的建設,橫看竪看都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金錢。如今建設已塵埃落定,再多的質疑都是枉然。
惟如果當初有關工程的建設獲得高度關注,州議員勇於質疑工程的實用性,是否將能迫使計劃進行檢討,而最終作出修改,是百姓的一大福祉。議員承擔的是人民的委托,在議會上致力站在人民的角度上監督政策措施。
若只是在議會上當應聲蟲,用如何說服人民再次給予支持?
南馬線上 18/6/2010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